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 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2.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
    1. 存在社会分工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

  • 价值: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 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由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实现。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实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时,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 阻碍技术的进步,在市场竞争中,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使一部分具有有利生产条件的生产者积累大量财富,而使另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蒙受损失甚至破产。

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想要变换成社会劳动,需要社会的认可,即产生的产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和价值的关系)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 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1. 维持劳动者 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 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产生的差就是剩余价值。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了维持生存,劳动者不得不通过将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来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变成雇佣劳动关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1. 劳动者的劳动
    2. 劳动对象
    3. 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加工
  2.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三)资本积累

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
上重复进行。

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的比例。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不变资本: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1. 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2. 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3. 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存在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的转化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理论

利润率平均化: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1.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