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目录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二)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1.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
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

两个 “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
划分出生产关系
,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髙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1.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2.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力水平和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1.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3. 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
方面。

  1.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
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

  1.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2. 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结构
  1. 经济结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3. 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补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或变革。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核心:经济利益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
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实现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3. 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
  4.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1.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 人民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
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

3 thoughts on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