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
  • 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 实践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目的: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无疑都离不开意识活动,但一种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是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

实践的三个特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实践的基本结构

具体细分类就不写了,这里应该理解名词概念就好。说人话就是 工具 改变了 物体。ps:很无聊。

实践主体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
段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实践关系:最基本的关系
  • 认识关系:认识客体的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 价值关系: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主体客体化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客体主体化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主体客体化就是人改变物体,客体主体化就是人把物体内化进自己,比如使用工具,使用先进的理念等。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物质生产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 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形式。

科学文化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实践才能认识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需要促进认识发展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知识目的是实践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人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

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它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等方面的关系,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能动反映论,不仅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所认为的人的认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这一观点。

反映与创造的关系:

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

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

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人的认识是反映性
或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感性认识

  • 感觉:视觉、听觉、触觉
  • 知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如将苹果色、香、味等方面的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
  • 表象: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再现。

理性认识

  •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如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就是一些基本的概念。
  • 判断: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
  • 推理: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它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因而感性认识还不是完全的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
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 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 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 的阶段”。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以下两方面:

  1.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本质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决定性条件,并不在于它采取何种主观形式,而在于它能正确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发展的无限性: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

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在确定的条件下,一种认识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也就是说,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否认这一点,就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二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首先,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这是因为,一方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实践有时不能驳倒表象。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它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

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关系;同一客体可能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

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多维性

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社会历史性

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如雕塑《断臂维纳斯》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艺术杰作,而在中世纪则被视为女妖;如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发电、互联网,从未被认识到被发现、发明和利用,都体现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价值评价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价值尺度的制约。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也不会满足于世界的现存形式。人类主体总是受着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正是这一矛盾的驱动,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呈现出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矛盾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也只能在实践中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

  1. 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一旦认识了必然、把握了规律,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必然的认识越全面和深刻,对事物的判断就越准确,行动就越主动,自由的程度就越大。
  2. 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认识必然只是取得了获得自由的前提,并不等于在实际上达到了自由。只有利用必然性改造世界,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3.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发表评论